2024“风景园林学科竞赛课程”暨 “从周杯”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以“四合”为主题,在校园内由学生自主组团选择500-800平方米的绿地、庭院、建筑附属室外空间等为基地,通过前沿探索、主题确立、设计布局、模型制作、设计表达等多个教学环节,对所选基地进行具体设计,并在充分利用场地现有元素尤其是现状绿化的基础上,通过低介入、廉选材、强柔性的方式介入场地去缔造实体空间,从而体验从图纸到落地的实践过程。
公开评图活动于2024年6月11日举行。以下是对“寻境”“四我”“雨归”三组作品的精彩回顾。
01 寻境
小组成员:
韩宇轩,董镇伟,司泽政,詹萧扬
指导老师:
李瑞冬
作品介绍:
我们的主题是寻境,在起初来到这片场地时,我便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安静的下午,几个低矮的木凳上坐着人,头顶是绿叶组成的世界,水杉叶的独特形状布满了天空,脚下是土壤,上面是野草或树上掉落的果壳,而远处是水,水中荷叶漂浮,偶尔能看到鱼游过。就在这样的下午,只需要坐在这里,看着远处行人来来往往,偶尔我也希望他们能往这边看一眼。于是写到:“隔水岸旁观,独爱此境闲。”我欣赏此处的境,万物平静于其中。后来,我想,那就叫“寻境”吧。
我们选了六棵水杉,在其中做了一个“堂”。“堂”,是园林建筑的一种类型,《园冶》中云:“古者之堂,自半已前,虚之为堂。堂者,当也。为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它为园林主人会客、议事的场所,是全园的主要观赏点,一般坐南朝北。
而我们的堂,在远处隔水便可望见,体量很大。由远走入后,在滨水的小道上可见堂内,如果已经有人,那么便感到一种不可随意打扰的感觉。我想,这便是作为园林主厅堂的作用,如果我们是客人,也当前去拜访,不可肆
意闯入。如果有幸坐在堂内,远处的景致
便可见,水上盛开着的荷花、远处的行人,而水杉的树叶也悄入堂内,坐在其中,便成为了堂的主人。
欲到达堂,先经过廊,而廊并非直接通入堂,而是要经一次曲折,然后到达水边。在水边行走,仿佛走在一条无形的廊之下,只是这里开阔,也不知道接下来应去何处。
行走在水边之后,仿佛已经离开了这里,但回过头来,又发现一条通入幽深的廊,这条廊是通入园圃之中。而这个园人极其少,只是偶尔会有儿童探险经过,它更像是幽深的自然,我们并不想让人都到这里来,它是代表着少数、充满未知和可能性。
若进入园之中,便会发现,这一切一直都在,离开了园,又回到了起点,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但是心里却有了答案。寻境,并非发现全新的,而是发现了已有、一直存在的境。
我们自身也在过程中发现了新的答案,看着越来越多的人经过它,已经只是不属于我们了。
02 四我
小组成员:
陈乐其、王昱、叶展、尹栋铖
指导老师:
李瑞冬
作品介绍:
我们的设计是一个关于探索“何为我”的水杉林室外展览,将本次竞赛课程的九组作品作为展陈内容进行策展。
人对“我”的理解来源于他我和自我,即向外求索世界,向内理解自己。根据心理学概念“哈约里之窗”,我们先按照他知和他不知分成出外向空间和内向空间。然后按照自知和不自知,分出独一整合式空间和序列探索式空间,并将九组作品按照空间类型归入其中,最终划分出四个关于“我的象限”——公众我(容纳),盲目我(内省),私密我(归一),未知我(探索)。
在空间生成上遵循主题的演绎,以依托场地原有的水杉林柱网结构布置向心的展览空间。从三面围合的开展序列进入到开敞的主展厅,直面“何为我”的问题,四周布置四个分展厅,并把本次竞赛各组同学的设计内容按照上述分类布置到相应主题的空间中,以实现空间设计和功能置入相匹配。
压低的入口序列
展开的主展厅
围合空间的材料——遮阳网
每组展品对于四合的理解有所不同,有的向外探索天地,有的于内理解人己,以求达到一种“合”的心灵状态和空间效果。通过游径与展厅中各具特色的内容,我们希望游客能更清晰得找到自我的位置与价值——合即是世界和自己的统一。
03 雨归
小组成员:
熊宁远、黄姝仪、朱鉴澄、孙天琛
指导老师:
李瑞冬
作品介绍:
雨归的灵感来源于搭建时总伴随着的夏日雨季。雨以一种具体的形态,连接天、地、万物与“我”之间无形的关系。白墙青瓦,在雨落下的空间里,雨的声音、雨的姿态、雨的凉意、雨滴在泥土上的气息,我们感受世界,我们感受自己。于是万物相连,就是四合的意义。
场地是一个内向型庭院空间,基于现状,利用现有连廊,将场地分为内外两个院落。因为场地实际条件和我们的理想状态有所出入,所以在搭建中以镜像的形式进行了微调,但总体的空间组织思路一致。大片草坪夹出一条狭窄连廊作为入口空间,开窗形成框景的同时制造了一个空间的收紧,然后再放开,通过月洞门进入连廊,此处的连廊有一种厅堂的意义,内院是一个水院,向前是大片水面,池水如镜,白墙黑瓦;回望与情人坡形成对景。雨帘掩映,强化了雨的视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