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2024年第三届儿童健康环境研究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2024-10-25 新闻动态时间: skin1 10 views


2024年第三届

儿童健康环境研究国际会议

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25日,以探讨“创建儿童友好环境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第三届儿童健康环境研究国际会议在上海同济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国际会议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奥雅股份联合承办,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洛嘉儿童、同舟社区营造发展中心、常州瑞康安欣心理健康有限公司联合协办。

    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国际和国内儿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实践代表及公益机构领域的专家学者四十余人,包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湖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

宝山区培智学校、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绿八居民区、上海浦东新区东明街区发展服务中心、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等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然圣境(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商业生态工作室、AECOM、香港置地等企业,线下参会人数总计达200余人。


  

会议合影



开幕式暨主旨报告


   10月25日上午开幕式暨主旨报告于同济大学钟庭报告厅举行,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董楠楠副教授主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石邢教授进行了开幕式致辞,从办学特色、科研关注和社会服务方面简要介绍了学院师生在儿童友好环境创建中的努力,并欢迎与会嘉宾莅临同济深入交流研讨。


开幕式合影


    在主旨发言环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建筑学院院长Helen Woolley教授,从童年代际变化的视角,分享了关于家庭中三代人童年生活环境变迁的研究,并提出儿童友好环境的研究应该着眼于历史与未来的动态演进机制。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杨雄教授,强调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应从家庭出发,介绍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亲子关系和教育方式的现状和挑战,并对未来中国的教育转型提出了预判。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全龄友好社区研究中心主任于一凡教授,结合研究与实践,从系统化的城市儿童友好环境构建出发,介绍了上海从市、区、社区中的规划政策、案例及其评测指标工具。

    奥雅股份联合创始人李方悦女士,回顾了团队在创造儿童友好空间和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分享了多方协同创新的构建策略。


Helen Woolley教授

杨雄教授

于一凡教授

李方悦女士


    在圆桌对谈环节,主持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钟晓华副教授,邀请四位主旨演讲嘉宾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建筑学院高级讲师Paul Brindley博士、小荧星艺术团小记者代表刘奕灿同学进行了讨论。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外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践中的异同,包括城市规划、政策支持、社区参与等方面。讨论强调了包容性、法律法规保护、政策差异化、组织协调性以及儿童权利的重要性。专家们认为,尽管存在差异,但共同的目标是为儿童创造一个友好的环境,而且中国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具有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和自下而上的社区活力。


圆桌对谈


本次会议共设有5个平行论坛,分别为

平行论坛一:儿童健康与环境友好;

平行论坛二:儿童成长与自然友好;

平行论坛三:环境变迁与空间友好;

平行论坛四:儿童游戏与权利友好;

平行论坛五:家庭环境与社区友好。



平行论坛一:

儿童健康与环境友好


平行论坛一由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蔡红霞副主任主持。

在发言环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彭咏梅教授,概述了中国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方面的政策框架和实施细节,特别关注儿童健康领域,包括医疗服务、疾病筛查、预防接种和心理健康等关键措施,旨在为儿童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和发展支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董楠楠副教授,聚焦于儿童心理疗愈环境的实践,探讨了疗愈景观的历史、功能和现代应用,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在设计和实施疗愈项目中的关键作用,并分享了具体的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通过景观设计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乌阿茹娜副教授,强调了游戏性在儿童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探讨了其对心理健康、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的积极影响,并提倡父母应以民主的方式支持孩子的游戏活动,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上海市宝山区培智学校吴筱雅副校长,分享了她所在特殊教育学校如何通过辅助器具和技术支持,建立一个无障碍和儿童友好的环境,以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平等参与校园生活。

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学院张莹副教授,研究了上海学龄前儿童交通型体育活动的现状,发现超过半数儿童选择积极交通行为,且受到家庭、社区和学校层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强调了改善交通环境和增加儿童体力活动的重要性。


彭咏梅教授

董楠楠副教授

乌阿茹娜副教授

吴筱雅副校长

张莹副教授


    在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董楠楠副教授邀请五位主旨演讲嘉宾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简杜莹助理研究员、常州瑞康安欣心理健康有限公司徐中莹总经理进行了对谈。

    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工作者就如何构建儿童友好城市和促进儿童健康进行的讨论。他们从各自的工作角度出发,分享了在政策制定、环境改造、资源链接、教育实践、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和遇到的挑战。专家们强调了跨部门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如资源分配不均、政策执行难度、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同时,也展示了在推动儿童友好型环境建设中的努力和成果,包括对特殊儿童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平行论坛一合影


平行论坛二:

儿童成长与自然友好


    “自然体验缺乏”是当今城市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儿童“去自然化”的生活状态将严重导致儿童身心健康问题,平行论坛二邀请了当前国内从事儿童自然友好环境领域的儿童专业媒体人、创新实践者、行业先行者、自然教育机构发起人等,通过跨行业的交流探讨如何基于儿童的亲自然成长需求,创设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友好环境。

    本场论坛发言环节由商业生态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及主编孙海燕女士主持。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分社总经理李蓉女士,介绍了《十万个为什么》品牌的发展历程和在自然教育领域的新举措,强调了品牌在适应时代变化中的创新和教育价值。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白亚丽副园长,分享了红山动物园在教育、保护和科研方面的努力,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媒体传播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并介绍了动物园的新品牌“森林野集”,旨在推动自然友好和野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中心李金晨副主任,探讨了利用自然力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创造儿童友好空间的策略,并分享了实际案例,强调了儿童参与和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的必要性。

    自然圣境(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璇女士,介绍了她在四川藏地创建的森林学校,分享了学校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与自然的连接以及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展现了自然教育的力量和对环境、教育的深远影响。

    洛嘉自然探索中心主理人周昕蕾女士,分享了她在自然教育领域的实践和探索,强调了儿童友好政策的重要性,并展示了如何将自然教育融入社区和城市空间设计中,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孙海燕女士


李蓉女士

白亚丽副园长

李金晨副主任

刘璇女士

周昕蕾女士


    在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自然圣境(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璇女士邀请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绿八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观锡先生,藏地第一所森林学校登龙云合校长、自然圣境生态中心负责人沈书琴女士,与五位发言嘉宾就当前儿童成长与自然友好的实践发展和未来前景展开了热烈讨论。

    讨论的主题集中在如何在城市环境中更好地进行自然教育和儿童友好型活动。各位嘉宾分享了他们在自然教育领域的经验和挑战,包括社区治理、儿童教育与社区花园的结合、社会共识的提升、儿童参与自然教育的时间不足、科技教育与自然教育的对比、以及如何将自然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等问题。此外,还讨论了如何通过各种活动和项目,如科考报告大赛,来提升自然教育的影响力和效果。整体而言,讨论强调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中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多方合作和创新来克服这些挑战。


平行论坛二合影

平行论坛二圆桌讨论环节


平行论坛三:

环境变迁与空间友好


平行论坛三由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建筑学院院长Helen Woolley教授主持。

在发言环节,AECOM景观执行董事Lee parks先生,强调了在空间设计中减少人为元素,提倡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如何通过项目实践为儿童创造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付芳副教授,介绍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强调了儿童友好城市的概念,并讨论了建立儿童友好社区的四个维度:政策、空间、服务和文化。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王霞副教授,介绍了她的研究团队在儿童健康环境方面的工作,强调了自然元素在游乐场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如何优化儿童游乐空间。

Fab Lab上海副主任Saverio Silli先生,介绍了Fab Lab(数字化制造实验室)在教育中的应用,强调了这种开放空间如何促进跨学科合作和学生自主设计制作的能力并介绍了Fab Lab如何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制作。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孙小悦副教授,探讨了儿童友好空间与儿童福祉的关系,提出了构建儿童友好城市需从儿童视角进行城市规划的观点,并介绍了在上海进行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Lee parks先生

付芳副教授

王霞副教授

Saverio Silli先生

孙小悦副教授


    在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建筑学院院长Helen Woolley教授邀请五位发言嘉宾和上海浦东新区东明街区发展服务中心刘璟理事长进行了讨论。

    专家们讨论了推动儿童友好环境建设的障碍与建议。他们指出财务资源短缺和专业人才缺乏是地方社区面临的难题,建议政府加强资金支持和相关培训。与会者分享了通过学校和社区联动,鼓励儿童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经验,并呼吁家长参与,提升对儿童友好环境的认知。专家们一致认为,实现儿童友好环境的愿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些讨论和分享为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安全、有趣的儿童友好环境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策略。


平行论坛三合影



平行论坛四:

儿童游戏与权利友好


平行论坛四由奥雅股份亲子文旅开发事业线副总经理郭钟秀女士主持。

在发言环节,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儿童家庭研究室何彩平主任,强调了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性,分享了在市妇儿工委办的指导下,研究中心推动儿童参与和社会活动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并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城市规划,以实现一个适合所有人的友好型城市环境。

奥雅股份华东区域负责人孙翀先生,强调了儿童权利友好的重要性,并展示了通过城市和乡村的空间设计和项目实施,如何满足儿童的成长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儿童公园负责人刘星女士,分享了广州市儿童公园体系的建设经验,展示了公园如何通过多元化的功能区域和活动,满足儿童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推动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奥雅股份深圳分公司总经理胡爽女士,分享了深圳市龙岗儿童公园的改造项目,该项目通过适儿化设计和丰富的游乐设施,旨在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然、教育和娱乐相结合的友好空间,并通过IP形象和儿童参与共创,使其成为城市中的儿童友好新地标。

香港置地中国区景观负责人钱红女士,探讨了儿童成长和教育的问题,强调了尊重和引导儿童天性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个人经验和对快乐教育的看法,旨在寻找一个平衡点,让孩子在自然和兴趣的引导下健康成长。


何彩平主任

孙翀先生

刘星女士

胡爽女士

钱红女士


    在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邀请五位发言嘉宾和迈达动能CEO刘正先生、HIMAMA创始人马海荣女士进行了讨论。各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在儿童领域的实践经验和观点,强调了在儿童游戏和儿童权利领域,实践者们如何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人到社会层面,共同推动儿童友好环境的建设和发展。

    该论坛当天直播线上人数近两千人。


平行论坛四合影



平行论坛五:

家庭环境与社区友好


平行论坛五由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钟晓华副教授主持。

在发言环节,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院长沈瑶教授,探讨了中国儿童友好环境的进展与挑战,强调空间、社区和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儿童友好环境发展的多项倡议,包括家校社联动和城乡互动。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邱红主任,强调了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在促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中的重要性,通过科普实践、空间营造和儿童参与等多种方式,责任规划师在推动社区环境改善和儿童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儿童友好型城市研究中心刘磊主任,分享了深圳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评估、规划和实施过程,强调了社区作为基本单元的重要性,以及儿童参与、财政支持和社会组织在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全覆盖中的关键作用,并展示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李圆圆副教授,分享了重庆市在创建儿童友好社区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包括需求调研、问题解决、目标设定和成果展示,同时指出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通过社区参与和智慧管理平台来激活社区内生动力的解决方案。

北京工业大学齐羚副教授,分享了她在儿童友好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强调了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家庭、社区和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大栅栏儿童友好责任规划师项目和相关具有文保区特色的儿童友好科研、实践案例,旨在通过文化再情境化的设计研究,提出将文化传承、户外环境育人和花园城市相结合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结合的新思路。



沈瑶教授

邱红主任

刘磊主任

李圆圆副教授

齐羚副教授


    在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钟晓华副教授,邀请五位主旨演讲嘉宾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项目专员刘真女士进行了讨论。

    专家们就如何推进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多种交流和互鉴机制,包括利用论坛、春晚等活动,以及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增加公众参与。他们强调了专家、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儿童本身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如何系统性地整合资源和信息。


平行论坛五合影


    本次会议闭幕环节中,各平行论坛主持人总结了各论坛的精彩观点。大会最后由学术主席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建筑学院院长Helen Woolley教授致辞总结,她指出,创建儿童友好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需要多方面、多学科的共同关注和持续协作。此次会议通过多学科的视角,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这一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儿童友好环境的理解。她希望在场的每一位发言人和听众,都能从交流中反思和总结所得,同时她也鼓励与会者继续关注该议题,将跨学科合作精神融入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从而推动儿童友好环境的长期建设。她衷心期望此次会议的成果能够惠及在场每一个人,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更多关于儿童友好环境的讨论与行动。

    本次国际会议秉承儿童优先、健康成长的发展使命,聚集国内外儿童领域高水平专家学者,促进了国内外儿童友好环境领域的深度交流,展示了全球儿童健康及友好研究的前沿方向,为促进国内儿童友好城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平台。


与会人员合影




往届回顾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