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

2022-05-09 新闻动态时间: skin1 257 views

01

培养目标


培养以环境可持续为导向,专业范围涵盖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风景规划与园林设计、人居环境的建设、运营与管理等,以培养服务于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公园等城区与郊野环境、城市景观、公园绿地等具有风景园林学基本理论与专门知识、规划与设计方法、实务技能与实践能力的专业引领者人才为目标。

02

特色优势


面向整个国土、城市与乡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人居环境空间建设,研究景观要素为主的空间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建设与管理的综合性学科,涉及人文、环境、生态、技术、艺术和社会科学等领域。

专业教育引领创新:教学思想、教学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教案、教材为国内众多院校效仿与采用。

科研与实践前沿: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85部、学术论文2000余篇、完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600多项。

教学模式国际化:推进中外联合设计教学模式,实行中外教师、学生互动,科目、学分互认的国际化合作方式。

就业服务国家需求:毕业生除继续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以外,主要去向是各类规划设计研究院、企业、政府部门从事规划编制与设计创作、景观治理与政策法规、资源评价与生态服务、文旅策划与项目开发等工作。

03

学科架构


本专业属于“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在学科架构上,目前形成6个学科组团队,分别为: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景观与园林设计、数字景观与工程技术、植物与应用、国家公园与健康景观。

04

师资队伍


本学科专职教师30 人,28 人获博士学位,理、工、农、管理、艺术多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基础宽广厚实。形成一支以老中青相结合、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硕士/博士生指导教师队伍。其中,硕士生指导教师共有27 人(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助理教授1人),100%的指导教师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硕士学位,96.3%的指导教师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学位。

博士生指导教师共有 20 人,其中教授 10 人,副教授 10人。100%的指导教师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硕士学位,95%的指导教师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学位。另外,知名兼职博导 3 人: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Eckart Lange 教授、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张浪教授、上海辰山植物园园长胡永红教授。

05

科研平台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具有宽基础、国际化、重实验的特点。学院共享 6 类 15 个支撑平台。包括2 个科研平台:“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知识创新服务平台“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建筑规划景观实验教学中心”、“建筑规划景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实践平台: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都市建筑设计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本学术期刊:《时代建筑》、《城市规划学刊》、《建筑遗产》、《园林》学刊;3个复合平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高等研究院、同济大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联合研究中心、建设部同济大学干部培训中心;3个国际合作平台:高等学校学科“未来城市与建筑创新引智基地” (111)、UNESCO 亚太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此外,依托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学科下设11大实验室和分实验中心,其中包括:具体依托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数字景观模拟实验室、气候变化与景观响应实验室、现代竹构与木构分实验中心、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规划分实验中心、环境智能健康设计分实验中心、水绿生态智能分实验中心;具体依托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的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分实验中心、公园城市与景观治理有机更新分实验中心;以及具体依托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国土生态规划设计与环境效应分实验中心、景观空间分实验中心、恢复性城市研究分实验中心。

图片

戴代新老师主持的历史公园虚拟仿真(上海复兴公园 1926-1935年)

图片

许晓青老师团队的野外声源数据采集(云南昭通,2019)

06

培养特色及亮点


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上逐步形成了四个方面的特色优势:

(1)培养体系完整: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积累深厚,为国家发展和学科建设均输送了大批骨干教师和栋梁人才,所创立的发展体系及其教育模式对各兄弟院校产生重要影响,风景园林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历史、规模均为全国工科院校第一,培养体系完整、建制齐全。

(2)培养成效显著:人才国际化标准不断提高,首创对接国际工程认证的同济本科工程教育标准体系,获国家首批“双万”建设专业。教学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获中国大学MOOC优秀教师奖、杰出贡献奖。建设了一批国家级课程、省部级课程,学生获创新创业奖66项。

(3)培养层次清晰:培养目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及社会需求,突出人居环境学科交叉特色,秉承“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宽厚伦理情怀,突出自然观、生活观、科学技术观、空间环境观、实践务实观五大专业素养,强调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具有国际专业视野、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培育风景园林卓越栋梁人才、通专融合人才、专业领军人才、原创性与探索性人才。

(4)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教席制的设立,聘请国内外一流的教师、著名设计师以多种形式兼职,保持学生视野开阔的风格,建立开放、自主和交流的教学体系。拓展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国际联合教学项目,创造国际化的专业交流学习环境,开创风景园林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教学体系。

图片

2021年韩锋老师团队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基地(湖南张家界市武陵源)

图片

景观规划设计课中的基地调研与参观(上海辰山植物园,2021年)

图片

景观设计实践课中的乡村水上调研(江苏溧阳,2019年)

图片

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地形模型作业(2020年)

图片

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学生作业(2021年,作者:易晓典 / 高俊如;指导老师:沈洁)

图片

景观详细规划课程中的学生作业(2013年)

图片

景观总体规划课程中的学生作业(左:2011年;右:2013年)

图片

陈静老师主持课程中的“一叶之秋”装置作业(2018年)

图片

缔构半亩园 ——“从周杯”风景园林学科竞赛(2021年)

图片

暑期夏令营中的乡村儿童友好环境装置与活动(上海)

07

国际交流


本专业对外交流频繁,国际学术合作交流十分活跃。分别与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英国、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等近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的相关学院建立了多层次的、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同时,根据合作方的不同优势和条件,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对象和方式,形成丰富立体的合作交流构架,为国际双学位、学生交流、教学合作、科研合作奠定了基础。

图片

景观规划设计国际学生组学习测绘技术(2019)

08

校企合作


产学研相结合一直以来是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办学传统,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和优秀教学成果曾多次获得各类国家和地方的表彰和奖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风景园林专业师生生参加科研实践提供了充分的项目支持和良好的工作条件。此外,风景园林专业还与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辰山植物园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校企战略合作。

09

实践创新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始终围绕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规划、风景名胜区与美丽乡村规划、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设计的国家需求,为中国风景园林学从无到有、发展繁荣、现代学科体系发展做出了公认的开拓性卓越贡献,为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工学)发挥了关键作用。从倡导学科交叉到开拓学科新领域,从聚焦重大前沿课题到引领国际化办学,始终位于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科研、实践的最前列,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风景园林学科教育与研究中心。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中心评估中,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获评A-。风景园林学本身具有交叉性,新形势更对交叉提出更大的需求。计划依托高水准的同济大学城市建设类学科群,以一流学科为核心,在智慧景观与生态绿色发展领域,与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等相关专业开展深度交叉,与环境工程、生态学、哲学、社会学等已经开展交叉的学科进一步加强合作,构建1+3+X的学科群,形成良性健康的一流学科生态系统,逐步实现风景园林学融通型统领性一流学科建设目标。

10

未来发展


作为风景园林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的4所高校之一,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广阔。随着“生态文明建设” 的大背景下,风景园林的服务领域逐步扩展到国土全域的自然资源与文化景观、新型城镇与美丽乡村、棕地修复与湿地保护、健康休闲与全域旅游等。

11

杰出校友


本专业培养了诸多优秀校友,如南京林业大学校长王浩、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院长施海涛、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规划系原主任韩笋生、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公共艺术部主任潘亚元、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原总工俞斯佳等。

12

设计实践


图片

张振山老师主持设计的潜园(德国波鸿市)

图片

章明老师主持设计的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上海)

图片

刘立立老师主持设计的李村河综合整治景观(山东青岛)

刘悦来老师主持设计的社区花园(上海)

图片

李瑞冬老师主持设计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中的公共空间环境

图片

汪洁琼老师和王敏老师主持设计的污水处理厂配套生态湿地处理净水工程(江苏太仓)

附: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官方网站:

https://landscape-caup.tongji.edu.cn/main.htm


公众号:同济风景园林

图片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版权所有.